济源:科技助力野生动物保护
镜头中,一只金钱豹毛发油亮,身材健硕,在阳光下悠闲散步……这是1月16日9时14分,安装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的红外相机首次传回金钱豹白天活动的影像资料。
此次实时回传的视频影像,来源于去年下半年保护区内新安装的智能红外相机。它通过“太阳能供电+自组网技术”,基本实现野生动物监测影像数据的实时传输。
“以往,工作人员需定期进山,前往红外设备所在点位,取回红外影像,往往在数月后才能见到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现在有了智能红外相机,既节省人力,又实现了数据实时更新。”济源示范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副主任任迎丰介绍,红外相机安装以来,除捕捉到金钱豹的影像资料,还拍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褐马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资料。
“目前,我们在保护区内布设了80台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试点。未来将考虑加大智能红外相机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观测水平,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任迎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