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夹谷山发现靖康二年摩崖石刻
8月28日讯近日,在枣庄市市中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古代石碑石刻信息采集整理”工作过程中,文史专家学者在市中区齐村镇境内的夹谷山上,发现宋代摩崖石刻,其中“靖康二年”四字清晰可辨,其他文字因风化严重,不好辨认。这一重要发现,丰富了夹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深入研究市中区历史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夹谷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北郊,海拔406米,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儒家文化,一千四百年道家文化的鲁南名山。夹谷山的道家文化历史起源于唐初,距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年历史。唐代著名道士、隐士、养生家王希夷为开山祖师。王希夷96岁羽化后,夹谷山周边百姓感念王希夷在世时的救治之恩,自发于王希夷修行的山洞内以石刻像焚香供奉,并尊其为药神,其修行的山洞被誉为药神洞。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全真南宗道士李静竹大师正式于山顶北部创建聚仙观,并邀请鲁南地区一代文豪、进士出身、时任大明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的贾三近题写匾额和碑记。
古聚仙观为三进院落,经多年历史风霜和战乱洗礼,现仅存少部分遗址于今聚仙宫内。遗址旁,贾三近所题刻石碑尚存。根据《峄县志》等史料及碑文记载聚仙观创建后,夹谷山上陆续又建设了王母祠、泰山行宫、窑神庙等三座道观。
如今在山顶另有炼丹台、祭天台(玉皇顶)、王母娘娘洞、关老爷洞、碧霞元君洞、药神洞、升仙台、太公台、山神洞、青龙泉、道士林(坟地)等众多道家历史遗址。
本次发现之摩崖石刻,为北宋靖康二年,这一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因发生于靖康年间,故称“靖康之变”,又因靖康年为丙午年,故称“丙午之耻”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 “靖康之耻”,金军势如破竹,北宋节节败退。最终,金军攻占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金人大肆烧杀抢掠,民不聊生。
北宋亡国后鲁南地区被金人侵占,本地的文人也沦为亡国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他们在悬崖绝壁上用“靖康二年xxx到此”或许就是为了变相的记录这一令无数人悲痛的时刻。与此同时这也印证了夹谷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夹谷山的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